【導言】廣州中秋點燈祈福?廣州中秋節(jié)點蠟燭是什么意思?不懂就往下看,精細化講解“廣州中秋點燈祈福”的內容如下:
本文目錄一覽:
廣東中秋節(jié)有什么風俗
廣東中秋節(jié)的風俗如下:
1、樹中秋。廣州的傳統(tǒng)中秋夜是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音同“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說到中秋,必然離不開燈。廣州的小孩子會興高采烈地讓家長一起協(xié)助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將其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于高桿上。也有傳統(tǒng)的紙扎成大形的孔明燈,燈下燃燭產(chǎn)生熱氣,使燈飛升向天,為中秋再添一景。
2、賞月吃月餅。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是國內大多數(shù)地方的習俗。因為客家人遍布全國各地,而廣東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揭陽、河源等地,祖先大都是從中原地區(qū)遷過來的,所以也保留著相似的習俗并不出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月餅,客家人在中秋節(jié)還會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
3、舞火龍。佛山市南莊鎮(zhèn),有舞火龍的習俗,寓意年年都好,身體健康,至今已經(jīng)流傳了上百年。“火龍”是用草編制而成,在出場之前,要先插上香燭,再插上頭柱香。然后在“龍”身上每隔80厘米處放置一油盞,周邊插滿寄托著村民心愿的香火之后,炮竹和鑼鼓開路,火龍開始出游。村民將近百米的龍身,高高舉起,幾個年輕力壯的男子舞起龍尾,翻騰起舞,場面異常熱鬧。
4、祈福花籃。潮汕有著中秋拜月娘的風俗,到了中秋節(jié)晚上,皓月初升,便在院子或陽臺上等設案當空禱拜。銀蠟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餅食和冥紙等制作的花籃等作為祭禮。所以在中秋前夕,每家每戶都會準備精美的紙花籃或各色金塔。
5、吃糖雞。吃糖雞是陽江特有的習俗。“糖雞”的制作過程是,先將白糖熬成濃糖加上少許面粉,然后做出龍船狀、寶塔狀、雄雞狀等形狀的倒模,再加上少許色素,讓其呈白、淺紅、淺祿等顏色。“糖雞”好看又好玩又好吃,所以在舊時很受到小孩子的喜歡。
中秋節(jié)廣州哪里可以放孔明燈
可以啊,大學城里經(jīng)常有人放孔明燈的,中心湖那邊都有很多,一般不會有人找麻煩的,危險的話,小心自己的手咯,不要燙到了。。
廣東人在中秋節(jié)有啥習俗呀、越詳細越好,
1、樹中秋:在廣州,有“樹中秋”的習俗,樹亦作樹,即將彩燈高掛起來。“樹中秋”離不開扎燈籠,孩子們在大人們的幫助下,用竹紙或水果皮扎燈籠,最簡單的是柚皮燈。
2、燒塔:在廣東尤其是潮汕地區(qū),中秋有燒塔祈福的民俗。它是稻谷節(jié)節(jié)飽滿,家里紅紅火火,親朋平平安安的象征。
3、舞火狗:在惠州龍門藍田瑤族鄉(xiāng),每年中秋佳節(jié)都要舉行“舞火狗”活動,以感謝狗對瑤族人的貢獻。據(jù)說已有三百年歷史了,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他的父親是用狗奶將他喂大的。所以每逢農(nóng)歷八月十五,村寨會舉行舞火狗活動來感謝狗的養(yǎng)育之恩。
4、照月:古時在東莞流傳“月老為媒”的說法,家中如有男未婚女未嫁,便會在中秋三更夜時,于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
5、舞火龍:在佛山南莊,流傳了上百年的舞火龍習俗,寓意年年都好,身體健康,這一夜比過年還要熱鬧。村民將近百米的龍身,高高舉起,金龍直欲騰云沖天。而后醒獅壓陣,搖頭晃腦、閃撲騰挪,栩栩如生,極具當?shù)靥厣3鲇螘r,炮竹和鑼鼓為火龍開路,近百米的龍身被眾人舉起,翻騰起舞,場面熱鬧非凡。
【綜述】廣州中秋點燈祈福?廣州中秋節(jié)點蠟燭是什么意思?不懂就看,不知就學,更多關于“廣州中秋節(jié)點蠟燭是什么意思”的攻略關注我們:http://www.zbbsyl.com/
標簽: 廣州中秋點燈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