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殊勝神變月點燈祈福?神變月殊勝日?不懂就往下看,精細化講解“殊勝神變月點燈祈福”的內容如下:
本文目錄一覽:
神變月的由來
農歷大年初一到十五是中國人的大過年。在佛教的歷史中,亦是非常殊勝的節日。因為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這十五天中,示現種種神變,降服了外道六師及其徒眾。
話說,佛陀是如何調伏他們的呢?當時,在王舍城竹園中的洴沙王已證得初果,對佛陀的信心十分堅強,常設上妙四事,供養佛及僧團。洴沙王有個弟弟,信奉外道六師。洴沙王為了度化他,便勒令他設宴供佛。這位王弟于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設宴供佛,但同時,他也邀請了他的師父來參加筵席。到了宴客的時候,王弟先邀請外道六師,奉為上座,然后才遣人邀請佛陀及僧眾應供。
當佛陀抵達宴會時,外道六師已在上座,佛陀與僧眾只能坐在次位。此時,佛陀以神足之力,令外道六師忽然變在下座,如是三次,最后六師只好讓座。接著在供食的時候,佛陀總是請王弟先供養他的外道六師。但每當六師要吃下食物的時候,食物便飛到空中,無法入口;六師要洗手的時候,水壺便自己關閉了起來。
供食之后,王弟邀請佛陀說法。佛陀表示,王弟應該請外道六師說法,六師卻張不開嘴巴,發不出聲來,此時六師都舉手指向佛陀,佛陀于是應機說法,洴沙王弟當場便得凈法眼,在場許多人亦立即證果,住不退轉地,信仰三寶,而對六師產生不屑之心。
六師在遭遇這一連串難堪的場面之后,非常生氣地離去,隱居深山之中,修煉各種奇術。修成之后,六師來到洴沙王面前,要求他準備一個競賽場,讓他們與佛陀較量。洴沙王聽了不禁覺得好笑地答道:「你們不要這么地愚蠢,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議,你們怎么能與他相比那?這豈不是像螢火想與太陽相比較般不自量力嗎?」六師自信滿滿的說:「等我們較量之后,你就知道高下了。」
洴沙王只好前往佛陀的住所,稟告佛陀:「六師一再表示要與您較量神變功夫,我雖然一再呵責他們,他們總聽不進去。請佛陀慈悲,示現神變調伏他們吧。」佛陀答道:「我知道調伏他們適當的時機是什么時候。」洴沙王以為佛陀答應要示現神變,便命令臣吏莊嚴競技場。于是,瓔珞,幢幡四處高懸,大家一心期待著一場不可思議的神變上演。
比賽的日子到了,佛陀卻率領著僧眾離開洴沙王的國家,前往毘舍離。六師得知佛陀離開的消息后,洋洋自得地宣揚著:「瞿曇不敢跟我較量,所以才逃之夭夭。」之后,便追到了毘舍離,洴沙王亦帶領十四億人,跟隨而去。
到了拘睒彌,六師便進謁國王優填,重申與佛陀競技之意。就這樣,佛陀先后遠走了拘睒彌,越祗國,特*尸利國,波羅奈,迦毗羅衛國,最后到達舍衛國。其間六師亦隨之四處宣揚與佛陀競技之意,每一國的臣民為了一飽眼福,都跟隨在后,因而,到了舍衛國時,已有八個國家的國王臣民在場,聚集了數億人。
當六師向波斯匿王表達與佛陀競技之意時,波斯匿王覺得很好笑,說道:「佛的神變不可思議,你們這些凡庸之輩,如何與佛相比?」但六師來勢洶洶,于是波斯匿王便向佛陀轉達六師之意,請佛慈悲調伏他們。佛同樣答道:「我知道調伏他們適當的時機是什么時候。」波斯匿王因而張燈結彩地為他們準備會場。
臘月初一,佛陀果真到了競技場,清晨波斯匿王供養佛陀楊柳枝,佛陀咀嚼楊柳枝后,將它丟到地上,楊枝隨地而生,枝葉茂盛如云,高伍佰由旬,大如車輪,結出各種果實,有五斗瓶大,根莖枝葉則放映如七寶般的色澤,燦爛絢麗,光芒耀眼,遮住了日月的光彩。果實香味四溢,聞者無不喜悅,枝葉和風發散出和雅法音,聽聞者無不厭足,所有與會的大眾,見到這種景象無不生起敬信心,佛陀于是應機說法,當場證果,生天者不計其數。
第二天,優填王供佛,當時如來的兩邊化出兩座寶山……現出各種茂盛花果上妙美食……第三天,真陀羅供佛,奉佛凈水,佛陀將澡漱過的水吐在地上,化成寶池,周匝二百里,以七寶共相間飾……第四日,因陀婆彌王供佛,佛令寶池四面自然生成八條河流,互相灌注,河水自然回轉,流水音聲悅耳輕妙,直說著法語……第五日,梵摩達王供佛,佛以金口放出金光,徧滿三千大千世界,光所觸及的眾生,三毒五陰自然消失……
第六日諸律昌輩請佛,佛令所有大眾皆具能知他人心意的能力……第七日,釋種請佛,佛令參與盛會的人皆化為轉輪圣王,有七寶仙子,王臣服侍……第八日,帝釋天請佛,為佛做獅子座,佛陀升坐后,帝釋隨侍在左,梵王隨侍在右,大眾都安靜的坐定。佛于是舒伸臂膀,發出如像般的吼聲。當時有金剛密跡現身,持金剛杵,杵的頂端有火焰熊熊燃燒,往外道六師撲去,六師因驚嚇而逃竄,后因深感羞辱,投水而死。六師的九億徒眾皆前來皈依佛陀,祈求成為佛的弟子。佛陀慈悲的說道:「善來比丘,鬢發自落,法衣在身,皆成沙門。」并為他們開示佛法,所有的弟子皆證得阿羅漢果。
第九日,梵王請佛,佛現化身,高至梵天……第十日,天王請佛,佛令與會大眾見佛色身。第十一日,須達請佛,佛陀在高坐上自隱其身,寂滅不現,但放光明,以柔軟音聲,流暢地演說佛法義理。第十二日,質多居士請佛,佛入慈悲三昧,放出金色光芒,徧照大千世界……第十三日,屯真陀羅王請佛,佛升高座,臍光化佛,離身七仞……第十四日,優填王散花供佛,即時散花化作千二百五十寶高車,高至梵天……第十五日,洴沙王供佛,佛陀告訴洴沙王,秩序準備食具即可。用齋時間一到,各種上妙美食自然盈滿所有的器具碗缽……
佛陀應六師要求競技的機緣,而有以上種種神變示現,此便是佛陀神變節的由來。(在西藏青海各地有建造佛塔來紀念佛陀神變的日子,這些塔稱作「降魔塔」)。在這個節日,承佛的慈悲力,所做的種種善行,功德將增長為平時的十億倍,所以大家在此過年的十五日里,記得把握機會圓滿各種善行,尤其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更應運用這個殊勝的節日,彌補平時沒有閑暇行善的缺憾,無論是受持八關齋戒,點燈供佛或護持三寶,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應。
初一到初七需要天天上香念經嗎?
可以自己安排。
這個月是殊勝的月份,最好每天行持善法!
現在是“神變月”(公歷2.11—3.12),每一天都是吉祥日,行持任何善法,功德均會成十億倍增長,故望大家切莫散亂。同時,從2月11日起,我們佛學院將開15天的持明大法會,僧眾共誦九本尊心咒,為全世界和一切眾生祈福。你若想參與但又不會念此心咒,也可以念懷業祈請文,或觀音心咒“嗡瑪尼貝美吽”。
這個月是“神變月”,每一天都是吉祥日,行持任何善法,功德均會成千上萬倍增長。希望大家在這樣的日子里,盡量不要散亂,放生、吃素、念經、供燈、回向……并發愿在新的一年里盡可能做些幫助別人的事。
神變月里每天念什么經文?
適宜念咒、行善、頂禮、供養、供齋、持戒、修四無量心、菩提心等善法,功德增上!尤其于神變月之上弦月更為殊勝。
2月19日至3月5日,是神變月的前15天,功德將增長為平時的十億倍,是迅速累積福慧資糧的絕佳機會。
我們是世間少有的大福報,能夠聞思修佛法,能夠行大乘菩提道上供下施,能夠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眾生,累積福慧資糧。但無常隨時會到來,這個人身如同風中的蠟燭、水中的泡影,來世和明天不知哪一個會先到。因果的審判會決定下一世的去處,今生今世是短暫的,請把握機會,為了利益眾生,多做功德,種下善根,來世還有福報走上這離苦得樂的解脫道,究竟成就佛陀的果位!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福報,都是前世所累積的功德,是取之有限的,如果沒有好好珍惜,不懂得惜福,會很快用盡。就像我們將錢存進銀行里,如果經常去提款取用,卻不存款進去,總有一天會用完。珍惜福報的人,懂得不斷累積資糧,讓福報不斷增長;不珍惜福報的人,就會開始衰敗墮落。所以,我們應該要常常上供下施,上供所有諸佛菩薩,下施六道所有眾生來累積資糧。凡是有需要我們幫助的地方,應該盡自己能力去做。沒有人會因為布施而變得貧窮,如果我們用清凈心和慈悲心去布施或供養的時候,最后得到福報的是自己。
生生世世修行
以前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弘法的時候,每天都很精進,為了幫自己增加福報,他就拿個小佛像印模,把泥土印在佛像印模上,印出很多小佛像,我們叫作“嚓嚓泥佛”。他每天都在印那個印模,作出很多小佛像。他的弟子們看到上師每天都在抓泥土混水搓揉,兩手都是泥巴,把自己的僧服弄得臟兮兮,擔心讓信眾看了不莊重,就對他說:“上師啊!你不要做這些事好不好?這些雜事留給我們來做,你多休息吧!我們幫你做就好了,你做得很辛苦,別人看了也不好看!”阿底峽尊者聽了就說:“如果這些事讓給你們做的話,那我每天要吃的飯,可不可以請你們幫我吃呢?”大家聽了就嚇到了,因為上師很少講這種嚴厲的話,于是,他又說:“這是我幫自己累積資糧,怎么可以把這種事交給你們來做?”從此再也沒有人敢說話了。阿底峽尊者這么偉大的人,每天都這樣精進不懈地累積資糧,何況我們?所以,一直到成佛之前,我們要不斷地努力修行,累積更多的資糧,讓福德往上增長。
累積資糧
所有一切的成就,來自于累積福德與智慧二種資糧。福德與智慧如同車子的兩個輪子,是成佛的動力來源。如果沒有具足圓滿福慧資糧,則無法成佛,也不能利益眾生。如果想對眾生慈悲,要具有慈悲的能力;想要對眾生法布施,也要有足夠的福德,并不是可以隨時隨心所欲,想講法就講法;想要對眾生行財布施,先要有財物上的能力;要對眾生行忍辱,要有忍辱的本事,因為忍辱是最難修的;要想持戒,眾生誘惑你,讓你破戒的時候,你要有方法和福報維持你的戒律;修禪定時,不論外界聲音多嘈雜,親情多么深重,你都可以不受影響而入定,這都是過去所具足的福報啊!福報來自于福德資糧,透過福德資糧,慢慢和智慧資糧相應的時候,真正的慈悲才會產生出來。如果我們具足福德資糧,成佛時,就會成熟在報身和化身上。那時候,利益眾生時,就有無邊廣大的能力。
摘自:大恩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大圓滿前行》
薈供的功德:
供養諸佛總集化身的蓮花生大士以及一切傳承上師的功德極大,可以速疾圓滿福慧二資糧的累積!
正如依稀措嘉佛母所說:已將墮入三惡道的人作一次薈供后,再沒有造新的惡業,以前毀壞根本支分三昧耶等各種戒律和十惡等諸業障都會消除,因此薈供不只是累積福德資糧,也能懺罪。其它密乘經典內及其它很多儀軌內都提到:「若于三昧耶戒有破損,在薈供及灌頂時懺悔,是最殊勝。」
另外敦珠朗巴大師也開示過一些薈供的功德:
1.如聽聞算命家、具神通的人的話后,自己也生起一點點懷疑心,覺得自己的壽命有障礙或各種命難,作薈供可以延長壽命。這也就是為什么西藏人,不管是上師、喇嘛生病時,都會做薈供的原因。
2. 作薈供,能消除事業或人緣等的障礙。
3. 遭受別人以誅法或符咒加害,以作薈供積無量福德,能回遮。
4. 以修薈供的福德,能回遮地基主或天龍八部的加害。
5. 作一次薈供等同供養一切諸佛菩薩。
薈供時,已經迎請三身壇城到修法所在地,加以咒語、手印、定力的加持,將所有供品轉化為甘露。因此薈供不只是一般的供養,實具有很大意義。
6.蓮花生大士的初十薈供儀軌內提及:「作一次薈供后,再沒有造新罪,未來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及蓮師凈土。」若能依持薈供的戒律及次第,蓮師所提的功德定會圓滿。
若有缺乏或不足,也可作為懺罪而無法一次即圓滿所有的福德。因此過去、現在等諸位上師臨圓寂時會作薈供,圓寂后,弟子、從眾等會為上師作薈供及供燈。
蓮花生大士:“我無來去,惟信我者,我即現其前而為說法,每月初十日,我自來視我弟子!”
蓮花生大師并沒有如釋迦牟尼佛等化身一樣趨入涅盤,利益藏土眾生后,前往西南妙拂洲調伏羅剎國成凈土,現今仍安住于彼銅色吉祥山凈土。蓮師恒常觀照南瞻部洲眾生,時有顯圣。諸多寧瑪大德有者是蓮師的化身,有者是由蓮師派遣而來。
昔日蓮華生大師將離西藏,藏王臣民皆依依不舍。
蓮師云:[我無來去,唯信我者,即現其前而為說法。每月初十日,我自來視諸弟子。]此即藏土每逢農歷初十修蓮師薈供之由來。
每逢初十,修習蓮師薈供之功德極大,茲略述如下:
[1]正月初十:消災延壽,辯才無礙,能如愿滿足眾生所求。
[2]二月初十:能治一切難治之病,令百姓繁衍,衣食足。
[3]三月初十:可免年月日時運不祥,消除惡夢及家事不順,求成佛者,易得成佛。
[4]四月初十:令一切病魔,鬼魔,外道邪法,不能加害,鬼神聽命,求證金剛,即得成金剛。
[5]五月初十:能滅破戒、謗佛、妄語、惡口等罪。
[6]六月初十:能令壽數未盡者,免除老病,數盡而死者,直生極樂,或往生大士國土,究竟成佛。
[7]七月初十:可去病免難,神通,長壽具足,成就大士身,臨終生大士國土,欲求成佛,即得成佛。
[8]八月初十:能降伏魔外,可除地水火風諸病,一切如愿。
[9]九月初十:能衣食豐足,於夢中獲知未來吉兇。
[10]十月初十:令一切神鬼,不敢侵害,顯密圓通,不破戒律,得大智慧,成金剛身。
[11]十一月初十:可免一切星宿等不祥之事,一切希求如愿。
[12]十二月初十:能降伏龍王外道,天魔神鬼,令彼聽命。
?
神變月的神變月的由來
佛陀在王舍城時,當時國王洴沙王信奉佛法,已得初果,常設上妙供物敬獻世尊。但是王弟卻受當時外道六師的蠱惑,傾家蕩產供給六師所需,洴沙王屢勸不聽,甚至命令其弟施設供物,筵請佛陀,王弟心懷排斥地回答:“我已有師,不能再承事瞿曇。”
王弟雖冥頑不化,洴沙王仍不死心,還是再三苦勸,王弟逼不得已,說:“好吧!我將舉辦一次大宴會,誰都可以來參加,如果瞿曇要來,我也會給他吃的。”
宴會就要開始,王弟派人去請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末迦梨拘賒梨子、刪阇夜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健陀若提子等人,并請他們高居上座。
王弟還到洴沙王跟前告狀,責怪佛陀不來,國王苦口婆心地勸弟弟:“如果不能親自去請,也該找個人前去迎請才對!”
驕慢的外道六師
佛陀終于蒞臨會場,看見六師已高高在上,只好與弟子們次第而坐。佛以神通,令六師師徒忽而變成下座,六師察覺,面子實在掛不住,起身再往上座,可是不知不覺又變成下座,如此再三,六師無計可施,只好無可奈何地坐在下座。
接著就是洗手時間,王弟捧著水盆,請佛陀洗手,佛說:“先請你的老師洗吧。”六師伸手接水,可是不知為何,水就是下不來,王弟只好請佛先洗,次第而至,六師方得洗手。
進食前,王弟請佛陀祝愿,但是佛說:“我并非今日主客,應該由你的老師來祝愿才是。”六師正想開口,可是卻說不出話,只能以手遙指佛陀,佛便祝愿,梵音聲暢,眾人法喜充滿。
食物來了,佛陀照樣要六師先吃,可是到口的食物,六師還是無法吃到,等到佛陀及僧眾吃過,六師及其徒才得以吃到。
食畢,正是說法時間,佛依然請六師先說,如前一般,六師說不出話來,同時以手遙指佛陀,請佛說法。于是如來為眾人說法,口出柔軟語,暢演法性,應眾生根器一一分別義理,在座諸人咸得開解,洴沙王弟得法眼凈,其余的人,或得初果,或得三果,或發無上心,或住不退地,皆大歡喜。
魔王煽動報復怒火
一頓飯下來,外道六師滿腹怒火,但又倍覺羞辱,事后六人分道揚鑣,外求名師,各學奇術。
天魔波旬擔心六人心志不夠堅定,受此打擊就不再為他宣布邪惡毒流,于是下到人間,在每一個人面前,幻化成其他五人的形貌,展現各種奇術,不管是飛行空中、身出水火、分身散體,百種變化,令所有徒眾信心大增。
外道六師又聚在一起,憤恨難消地說:“我們的技能,不在瞿曇之下,只因前番之辱,眾心離散;現在我等神術顯變,更加高明難測,一定能湔雪前恥。走!我們去找洴沙王,要他當公證人,看看誰高誰低。”
洴沙王聽見六師之言,不禁啞然失笑:“你們真愚癡,佛德弘大,神足無礙,你們此舉,就如同螢火蟲想和日光較亮、一滴水想和巨海比大,蟻堆想和須彌山比高。”
六師受魔王蠱惑,那聽得進洴沙王的勸告,于是當著洴沙王面,下戰帖,約定七日后要與佛陀一較高下!
洴沙王將六師的話轉告佛陀,并愿世尊化伏邪惡,令六師改過遷善,佛說:“我知道了。” 洴沙王命人整地、豎立幢幡,莊嚴校場。第七日,洴沙王迎請佛陀時,得知佛陀已帶著僧團,往“毗舍離”國去了。洴沙王便率領群臣趕赴毗舍離。
六師知道之后,我慢之心益加高漲,猖狂地說:“我就知道瞿曇智術淺薄,自知技不如人,故而潛逃外地。”六師并不就此甘休,也往毗舍離趕去。就同前次,六師也向毗舍離國王要求,愿在該國境內與佛陀較技。
毗舍離國王如實向佛陀請求,佛亦說:“我知道了。”
但是到了第七天,佛陀依舊帶著僧團離去,往拘睒彌國趕去。六師氣焰更囂張,也急急往拘睒彌國趕去;而洴沙王、毗舍離國王也隨后往赴拘睒彌國。
其后,如同前兩次一樣,佛又往越祇國、特叉尸利國、婆羅捺國、迦毗羅衛國,最后佛陀來到了舍衛國。其后隨之而來的,除了外道六師及其徒眾,還有各國君臣、百姓,群集舍衛國,將該國擠得水泄不通。
舍衛國國王波斯匿王,亦如前幾位國王一般,應六師之請,求佛陀一顯神技,佛陀還是說:“知道了。”
佛陀示現大神變
賢愚經原文:
臘月一日。佛至試場。波斯匿王。是日設食。清晨躬手授佛楊枝。佛受嚼竟。擲殘著地墮地便生。蓊郁而起。根莖踴出。高五百由旬。枝葉云布。周匝亦爾。漸復生華。大如車輪。遂復有果。大五斗瓶。根莖枝葉。純是七寶若干種色。映燦麗妙。隨色發光。掩蔽日月。食其果者。美逾甘露。香氣四塞。聞者情悅。香風來吹。更相蹚觸。枝葉皆出和雅之音。暢演法要。聞者無厭。一切人民。睹茲樹變。敬信之心。倍益純厚。佛乃說法。應適其意。心皆開解。志求佛者。得果生天。數甚眾多。
次第二日。優填王請佛。于時如來。化其兩邊。成兩寶山。嚴顯可觀。眾寶雜合。五色暉耀。光焰煒曄。若干種樹。行列山上。華果茂盛。出微妙香。其一山頂。有成熟粳米。滑美百味。甘之附口。人民之類。自恣而食。其一山上。有柔軟之草。肥[月*巽]甘美。以俟畜生。須者往啖。飽已情歡。一切眾會。睹山顯異。食已懷悅。仰慕遂深。佛更稱適。為說妙法。各得開解。發無上心。得果生天。其數亦眾。
到第三日。屯真陀羅。請佛供養。奉佛凈水。俟以澡漱。佛吐水棄。化成寶池。周匝四邊。各二百里。純以七寶共相間雜。眾色相照。光明焰奕。其池中水。八德具足。水底遍滿七寶之沙。八種蓮花。大如車輪。青黃赤白。紅綠紫雜。香氣芬馥。馨徹四遠。隨蓮花色。各發光明。光明顯照。暉曜天地。大會睹此寶池奇妙。歡喜稱嘆佛無量德。佛因觀察。隨眾人心。方便說法。各令開解發無上心。得果生天。盡增福業。數多難計。
到第四日。因陀婆彌王請佛。佛于是日。令其寶池。四面自然。有八渠流。還相灌注。自然回轉。水流有聲。其聲清妙。皆說諸法。五根五力七覺八道三明六通六度四等大慈大悲。勸發開導。說種種法。一切聞睹。心皆開解。發心求佛。得果生天。增積福慧。數甚眾多。
次第五日。梵摩達王。請佛供養。佛于是日。口中放光。金色赫奕。遍大千土。光明所觸。一切眾生。三毒五陰。皆自然息。身心快樂。譬如比丘得第三禪。眾會嘆怪。志慕佛德。便為說法。各得開解。發大道心。得果生天。進福修慧。數甚眾多。
第六日中。諸律昌輩。次復請佛。佛于是日。普令大會一切眾生。心心相知。各各一人知一切心。所念善惡。志趣業行。咸自驚喜。欽美佛德。佛便為說若干妙法。皆得開解。誓求佛者。得果生天。數甚眾多。
到第七日。釋種請佛。佛于是日。化諸會者。悉令自見為轉輪王。七寶千子。諸王臣民。肅恭承已。侍仰無減。各自驚怪。喜慶無量。佛便為說法。投適其意。亦發無上正覺之心。得果生天。甚難計數。
又第八日受帝釋請。為佛作師子座。如來升座。帝釋侍左。梵王侍右。眾會一切。靜然坐定。佛徐申臂。以手接座。欻有大聲。如象鳴吼。應時即有五大神鬼。摧滅挽拽。六師高座。金剛密跡。捉金剛杵。杵頭出火。舉擬六師。六師驚怖奔突而走。慚此重辱。投河而死。
白話文:
七日之后,正是臘月初一,這天由地主國波斯匿王擔任施主,陳設美食。佛進食畢,波斯匿四親手奉上楊枝(相當于今之牙簽),佛嚼完后,擲楊枝于地,忽然一株大樹從地拔起,高五百由旬,枝葉云布,頓時開出大如車輪般的花朵,并結出瓶狀果實,樹的根莖葉均為七寶所成,光焰燦爛。果實美味,勝過天界甘露;芬芳之氣,遍及十方。枝葉發出和雅之音,使一切大眾心生喜悅。佛陀應機說法,眾生心智開解,得果生天者,為數眾多。
初二由優填王擔任施主,佛陀于身之兩旁,化成兩座寶山,極為高巍,美妙莊嚴,眾寶雜合,光輝耀眼,山中花果繁茂,發出微妙香味。其中一個山頂,有成熟的粳米,美味可口,想吃的人就去吃,眾皆獲得飽滿;另一山頂則長出肥美的芳草,牛羊吃了也心滿意足。佛陀更為眾生開演甚深微妙法,得果生天者無數。
初三越祇國國王屯真陀羅供養佛,請佛漱口,佛將水吐在地上,化成寶池,周匝四邊各二百里,以七寶莊嚴,五光十色,光明燦爛。池中八功德水,水底遍滿七寶之沙,八種蓮花,大如車輪,青黃赤白,紅綠紫雜,香氣芬馥,馨徹四方。大會之人見寶池奇妙,歡喜稱嘆佛陀功德無量!佛陀方便說法,盡增眾生無上福業。
第四天,因陀婆彌王作殊勝施主,佛陀于當日示現神變,在寶池四方,每方出現八條渠道,從外繞流,注入池中。水流有聲,其聲清妙,發出五根、五力、三十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清凈解脫、六種神通、六般若波羅密多,大慈大悲等各種法音。一切人等聞此法音,皆能知曉而領會于心,由此發心求取佛果。
第五天,梵達摩王供養佛陀。佛于是日,口中放出金色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光明所觸,一切眾生,三毒和五蓋自然遠離,身心極為安樂。諸比丘證得第三禪樂,眾皆嘆服,而對佛之功德生起信解。世尊為眾生說法,一切有情皆發無上心,得果生天者無數。
第六天,毗舍離城諸人作施主,佛于是日,普令大會一切眾生,心心相知,各各通曉應作善業,眾人皆大歡喜。
第七天,由釋迦種姓諸人供養,佛于當日,加持一切人等,各各化現為轉輪圣王,并變化出七寶和王子千人。各國君王及臣子,得見如是榮華富貴,無不生起驚嘆和無量歡喜!
六師潰敗而死
初八由帝釋天供佛,陳設獅子座,請佛升座,帝釋天為左脅侍、梵天王為右脅侍,大會一切人等靜默坐定。佛陀以手按住獅子座,發出如大象吼音,頓時出現五大神鬼,將外道六師的座位托起擊碎,金剛杵發出猛烈火焰,向六師頭上擲去,六師驚怖逃遁,投河而死。
六師的徒眾跪在佛前,請求剃度出家,佛說:“善來比丘,須發自落,法衣在身,皆成沙門。”之后,佛為說法,開示法要,由此彼等獲得漏盡,斷諸煩惱而成阿羅漢。
佛從全身八萬毛孔發出光明,遍照虛空,每一光端,化現一朵大蓮花,每一朵蓮花上,復化現出一佛及諸大眾圍繞說法。眾生目睹幻化奇觀,皆生信仰。佛為眾生說法,有的人發無上心,有的獲得正果,進福增善者,為數眾多。
其后陸續由梵天、四天王天、須達長者、質多居士、屯真陀羅王、優填王供養佛,一直到十五日由洴沙王擔任施主,待眾人皆已飽滿,身心安樂,佛世尊以手按地,頓時顯現十八地獄所有受苦的無量眾生,各自說道:“我于往昔所造如是罪業,故受此苦。”一切人等親聞此語,共睹慘狀,心生悲痛而落淚,毛骨悚然而生驚懼!
于是佛為說法,有發大心,住不退轉者,得果生天者無數;地獄眾生,得見佛陀、聽聞佛法,心生敬仰,得生天上人間。
古代佛教元宵節主要干什么
u=3527788152,1783628122fm=56[1].jpg
2015年3月5日是農歷的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是春節之后的又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叫做上元,正月十五日叫做上元日。元宵節,也正值藏歷的神變月期間。很多藏地的修行人都在此月修習善法,如持八關齋戒、轉繞、頂禮、放生、供酥油燈等等。
我國民間每年元宵節有張燈的習俗。元宵節為何張燈?一說是沿漢武帝時祠太一自昏至晝的故事;一說是道家所興,因為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所以縱樂張燈;一說是佛家發明。那么,哪種說法正確呢?
元宵張燈應是佛家的專利。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所謂“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而燈火的照耀則有兩種妙用:一是破人世之陰暗;二是現佛之光明,以摧蕓蕓眾生之煩惱。因此在佛教儀式中,就把燈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佛家鼓動信徒們張燈,經典中反復宣傳“百千燈明懺悔罪”,“為世燈明最福田”,甚至鼓勵佞佛者剜肉燃燈,以供養佛。所以歷來朝山進香,以求佛佑者,總要供奉燈油,以示廣種佛田;而佛教盛會則需大明燈火,以光明法王。據佛教傳說,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燃燈法會。隨著佛教東漸,正月十五燃燈之風,亦隨之而來,現今藏語把燈節稱為“局阿曲巴”,其意即是正月十五供佛,這正是元宵節張燈源于佛教的鐵證。
我國始行元宵張燈,是在東漢。據說是當時佛家與道家斗法的結果。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遇到道家的責難,結果在宮廷中與道士角試法力,燒經像無損而發光,漢明帝惑于佛法,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以表佛法大明。佛家的神燈火種在中國大地點燃之后,就逐漸地燎原起來。佛僧積極勸導人們張燈,北齊時僧人那連提耶舍就曾譯《施燈功德經》一卷,備說施燈之功德。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日大張燈火。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西方來的佛教徒廣泛宣傳“神燈佛火” ,佛家燈火于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并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元宵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各地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在不盡相同,各有特色,但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活動幾乎是各地元宵節都有的民俗。
而寺院則必于此日燃燈供佛,舉行祈福法會。民眾亦多習慣這一天到寺廟點燈為家人祈光明,求平安。“燈”代表光明,寺院于元宵節點燈象征點亮心燈照亮自己,照亮他人,意義深遠,功德殊勝。元宵節到寺院禮佛燒香祈福,更是善男信女們必備的功課。
說起元宵節的由來,更是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相傳,佛教雖然在西漢末年就傳入了中國,但影響并不是不大。
漢武帝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用儒家思想理論建立和規范社會及統治秩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到了漢明帝時,社會環境的變化,需要有新的思想理論來填充。于是漢明帝就大力推崇佛教。
他對佛教的推崇和禮遇,招來本土教派的大為不滿,以道教為首的本土學說教派紛紛向明帝提出異議。
據載,漢明帝永平十四年,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上表抗議皇帝崇信外來的佛教,并表示愿以焚經方式比驗真偽。明帝便令二教于元月十五日設焚經臺比試,結果道教經書多數被焚,而佛經、佛陀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環如蓋,遍覆大眾,映蔽日輪天雨寶華,大眾咸悅”。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一律張燈結彩,表示對佛教的崇敬。自此,每年的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觀燈的游人如織,萬人空巷,成為最熱鬧也最富特色的年節慶典之一。
按佛教的說法,在新的一年里燃燈供佛,有照耀前途之意。一般人在新年時,都希望未來能有個光明的開始,于是便到寺院來祈愿、祈福;祈求佛菩薩加持新的一年平安順利;尤其是在新春合家團圓之時,把到寺院點燈當成是全家共同參與的新春活動,實在別有一番和諧喜悅的氣氛。所謂一人施燈供佛,一人受惠;一家施燈供佛,一家受惠;人人施燈供佛,人人獲福;家家施燈供佛,家家獲福。但愿燈燈傳續,只要有燈明的地方,諸佛菩薩的慈光自然遍照。
供燈的功德:一者照世如燈。二者隨所生處,肉眼不壞。三者得于天眼。四者于善惡法,得善智慧。五者除滅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轉世間,常不在于黑闇之處。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又《分別善惡報應經》中亦同樣記載了供燈之十種功德:「一、肉眼清凈;二、獲凈天眼;三、遠離三毒;四、得諸善法;五、獲得聰明智慧;六、遠離愚癡;七、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八、尊貴自在;九、往生諸天;十、速證佛果。」
供燈除了可獲上述二經佛說的十種功德之外更能于現世獲得三種清凈心:于如來已設供養,知身不堅,攝堅身想;知財過患,攝堅財想,是名第一凈心。于如來無上福田、最勝福田,能受最勝供養者,所已作供養,不畏墮于地獄、畜生、餓鬼。此善根已作人、天善道之因,得于妙色資生眾具,又得智慧、安穩、快樂,乃至能得菩提之果,是名第二凈心。于諸佛已作舍施,已作福德,已舍慳貪,已除慳過;施心無慳,施心增長,是名第三凈心。
又同經云:「若有眾生于佛塔廟,施燈明者,得于四種可樂之法。何等為四,一者色身,二者資財,三者大善,四者智慧。」也就是說,點燈供佛的人,可以獲得相貌莊嚴、資財充足,具備善根和大智慧。于寺院中點燈供佛,還更有一種共修的意義,點燈就是在莊嚴道場,令眾生生起敬仰之心;點燈不但象征光明與智慧,且能破除種種黑暗煩惱。點一盞明燈,長跪佛前,發菩提心,祈愿如佛成就,是何等的莊嚴!歷史曾上有燃燈供佛、燃指供佛,獲生帝王之家,未來世行大布施的典故。在《圣彌勒經》上記載,供千盞燈或千朵優婆羅華、造塔頂或佛像的人,到彌勒佛示現成道時,當生為其眷屬,并聞佛初轉法輪。即使僅僅供一盞燈、一朵花或隨喜他人供養的功德,將來都能親見彌勒如來,乃至成就佛果。
不過,佛教之所以鼓勵人們點光明燈,除了祈福之外,主要是希望人們能夠借著燃點佛燈,照亮心燈;發菩提心、立菩提愿,啟發自性的光輝,為自己積聚覺悟成佛的資糧,這才是真正的消災解厄、轉運得福。
值此新春伊始,讓我們一同在佛前普點光明燈──祈愿佛法的慧燈遣除世間一切無明、黑暗,令每一個眾生都能獲得光明智慧、平安幸福!祈愿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佛前供燈,點燃內心中「自性慧燈」之光,在新的一年里,改往修來,福慧雙增,自照照他,照亮光明美好的前途!
2022年神變月功德增長多少倍
增長十萬倍。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2022年神變月功德增長十萬倍。神變月也就是吾等本師釋迦牟尼佛降伏外道六本師、大力顯揚佛法圣教的殊妙吉祥佳日,眾多佛教經論中都曾提到過神變月的殊勝功德,在此期間,尤其是在上弦月內,每做一件善事,其功德都會比平日行相同善法所得功德增上十萬倍。
【回顧】殊勝神變月點燈祈福?神變月殊勝日?看完已經懂了嗎,更多關于“神變月殊勝日”的旅游關注我們:http://www.zbbsyl.com/
標簽: 殊勝神變月點燈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