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李王富小柱玉姓名配對?王富貴李玉梅?全網經典攻略,解決你的疑惑“李王富小柱玉姓名配對”的內容如下:
本文目錄一覽:
王富超《紅樓小講》第三講,第四講,第五講,第六講,第七講
閱讀內容:第三講,第四講,第五講,第六講,第七講。
一、1.頑石肆肢是什么?就是“頑冥不靈”的石頭,說它是沒有靈性的,無知覺意識的,不能懂事、無由動情的意思。“頑石點頭”這個典故,說的就是一位高僧講演佛法,連頑石都被感動了,通曉了。后人常用來宣揚佛門廣大,法力無邊,連最“下愚難化”的,也可以把它感化了。須知,裂州世偽續者正是在此第一個緊關要害之處,偷偷地運販了他們要把《紅樓夢》的主題本旨“潛移默化”了的一個基本思想:讓賈寶玉這塊“頑石”也被感化“點頭”——換言之,讓這位“浪子”早日“回頭”,徹底“醒悟”。問題是,曹雪芹根本沒有講這一套,他講的是另外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以說是一個驚天動地、翻天覆地的故事!
2.女媧是誰?是中華民族文藝中的一位最古老最重要的女神。是她,用土創造了人民,并且把一度極端殘破毀壞的天地世界修治得可以覆載生民,治理了極其可怕的大火災、大淫雨、大水患,還有猛獸鷙鳥、到處吃人的大禍害……是她“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于是人民這才得以安生樂業。而且,她又是與男女婚配和禮樂文化都有密切關系的一位女神——說她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的母親的一種象征,我看是可以的了。
3.魯迅的事,在此是不可多講了;至于曹雪芹,他那書中的真正的主人公石頭,卻是女媧煉成了棄而未用的這么一塊大石——它可一點兒也不“頑”,因為雪芹寫得清楚:“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后,靈性已通。”它早已具有了思想感情了。
所以,這和那種“頑石點頭”的思想,完全沒有交涉。所以,到第二十五回,雪芹也寫得明白:“卻因鍛煉通靈后,便向人間惹是非!”
讀者記清:這塊石頭跡物,本就出自“補天濟世”的女神之手,那女神并不是世外仙君、瑤池圣母,她是為人間為人民而創造幸福的;而這塊石頭又是專門來“向人間惹是非”的,所以它的“下凡造劫”,不是一件隨便玩玩、毫無所謂的閑事。所謂石頭“凡心”偶熾,想到紅塵中去“受享一番”云云,只不過是“假語村言”罷了。
石頭——通靈美玉——賈寶玉,這是全書的真主角。它安心要下世去“造歷幻緣”——去惹一場大是非。它是有思想的,有認識的。它是“入世”的,而非“出世”的。所以才說“枉入紅塵若許‘年’”,白去了一回,而毫無建樹功業。它不是為了尋求“彼岸”(跳出“火坑”,身入西方“極樂世界”……)的。它想得很多,它看到了很多不幸和不平。它想改變這種不幸和不平的狀況。可是,它的愿望不得實現,因此“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這種胸懷心境,在字面上好像雪芹只指“身前”那次“無材補天”的事,其實“身后”的這次“枉入紅塵”也正是如此,換言之,兩次本是一回事的幻筆。雪芹的一大筆法,就是半筆假,半筆真,真中假,假中真。
4.一是“頑石點頭”的故事,要注意本義與俗義。所謂本義,是說這段帶有神話文學意味的佛家典故,其事情是講晉代高僧竺道生,因講佛法而倡立新義新說,為當世所不容,視為異端,竭力排擠,致使他無有立足之地,連講壇聽眾都無從得有了!處境可知。于是他就來到虎丘山上,面對一堆頑石,為它們說法,他講得是如此地動人,以致這群石頭聽了都為之點首領會。這本是一段極為感人的故事,說明凡屬哲人,自有深解,要想曉喻常人,定遭反對,有時甚至于十分孤立,寂寞難言。這段故事的真精神倒毋寧說是與曹雪芹有相通之處的。但偽續者并不了解這些,他們的水平低下,思想庸俗,他們只將“頑石點頭”用來宣揚“佛法無邊,可感下愚,脫離苦海,以達彼岸”的“懲勸論”,想讓“異端”改邪歸正。這就是與曹雪芹的思想針鋒相對的一種文學形式的嚴重斗爭。
5.“開辟鴻濛,誰為情種……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這雖是托諸仙姑演曲之口,實際誰都能讀懂這是雪芹的“夫子自道”。于此我不禁要問:你看那時他寫此書的情懷心境,可有一絲毫“悟空”的味道!?情種,奈何,傷懷,寂寞,愚衷,——情之極,情之至矣!完完全全徹頭徹尾是和“空”針鋒相對的。能說這是一部宣揚“色空”,消極厭世,勸人“悟道”的書嗎?!所以我是不認為竟可拿“色空”思想來看待《紅樓夢》的。
6.三是“真假”手法的問題。除了本講正文所提出的說法之外,還可以換不同的方式來表述:即真中夾假,假中透真。真是目的,假是手段。曹雪芹本是要傳那個真,但當時復雜的政治、社會原因使他不得不采取“障眼法”,這是主要的用假的原因。此外當然也有一個藝術因素在內。但其目的是為了真,則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二、1.我們講過了《紅樓夢》主題本旨,大家務必不要忘記——那本是“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
2.我們也講過了經歷者主人公并非是一塊頑冥不靈的石頭,而是“靈性已通”的美玉這一要害之點。
3.這塊具有特別靈性的石頭,下凡入世是“向人間惹是非”的。對此,雪芹在書的一開頭也早有明文了,他說的是“原來近日風流冤孽又將去造劫歷世去”。這“造劫”,須當特加注意,它和“惹是非”,說的都是一回事。由此可見,這塊“凡心已熾”的石頭,不單是消極地去向人間承受加之于它的種種經歷,而且更要緊的是還要去積極地干涉人世。
4.下面忽然在甄士隱做夢的時候,卻又讓他遇見了這僧道二人,二人正在討論攜石下凡入世的事。士隱乃向他們求見這石頭一面,竟然如愿以償,正要細看時,夢已驚醒,“只見烈日炎炎,芭蕉冉冉”——筆又頓住了。雪芹用此妙筆“交代”了寶玉的降生,那時節是烈日芭蕉之景,應是初交仲夏天氣。所以到第六十二、六十三兩回大書,專寫寶玉生辰的盛會時,整個寫的都是開始進入仲夏的風物景色。脂硯齋批《石頭記》,常說“一絲不錯”。雪芹的筆法,是這樣令你“不知不覺”地被他引之入勝,你這里還在“莫明其妙”,他那里卻是“一絲不錯”的呢。
5.雪芹開頭以女媧補天領起全書,就是濟世救民的思想。被棄的大石,為何日夜悲號感嘆?正因它不得去參加補天的這場大事業。這已無可如何了,所以它一聽僧道講述人間塵世,就非要“下去”不可。《石頭記》記的就是它下世的經過和經歷,可是全文的最后,卻有一偈子,說道是: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這說的就是一番補天,一番入世,都徒勞枉費,而毫無建樹,白白在“紅塵”(人間世)經歷了那么多年!這乃是作者的一生嘆恨,此懷難遣,萬不得已,這才去寫一部稗官野史、小說閑書!這是明明白白地訴與讀者,難道這種情懷心境,卻反而是消極虛無、離塵出世的?我是無法形成這種理解、達到這個結論的。
6.再如,古今中外,作者為了寫好他自己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不知要費多少心血,除了真是以壞人(或反面人物)為主角者以外,大多數應當選用最得宜最恰切的措詞和手法去刻畫他自己心愛的中心人物的。雪芹十年辛苦,嘔心瀝血,為寫賈寶玉而奮斗了一生,然而他在全書中對寶玉全用貶筆,幾乎沒有幾句是說他好的話!他為何不去正面歌頌贊美寶玉,反而處處出以譏貶嘲謗之辭?這個特異現象,在我國文學史上應當引起極大注意,在我們的文藝理論上應當有所研析闡述才是。而不應視而不見,置而不論。
7.關于寶玉的生日,也是一個極有趣的問題。全書對誰的生日都以直接的和間接的(可以推算的)筆法點明是哪月哪日,惟獨對主人公寶玉的生日反而絕口不提月日。是又何故?經過仔細研析,我們可以斷定是在四月二十六日。(此處只說明一句,不詳細羅列理由。異日寫文細說。)這同樣令人詫異:雪芹為什么又如此諱言一個日期?難道其中了無緣故?
三、1.《紅樓夢》不好讀。在開頭的時候,更是需要細心而耐性。曹雪芹并無意于寫得竟然是“從打開書第一句,就把人吸引住了”的那么“精彩”。他是采取了晉人“倒食甘蔗——漸入佳境”的筆法。有不少的讀者(包括少小時的我自己在內),頭一次試讀《紅樓夢》,第一、第二兩回書不能終篇,就“手倦拋書”,昏昏欲睡了。有人心里會說:“久仰大名,今日一見,原來這般沒意思!”勸君稍安勿躁,且耐些煩,“堅持”看下去。雪芹早已叮囑我們說“細按則深有趣味”。連用一點心“細按”都不肯的,就想得到其中之味,那也太便宜了。細按,“甲戌本”作“細諳”,這個“諳”字尤為吃緊重要。
2.看那頭一回書,是兩個部分。前面的,是“出則”——就是我說的“楔子”。后一半,才是正式書文的開端。可是你留神看他下筆就寫什么?寫的就是上次咱們講過的石頭下凡,寶玉降生,——在甄士隱夢中一現。
雪芹與俗筆不同。他寫到此處,并不接敘那寶玉如何“十月懷胎”,如何“呱呱落地”。只剛剛一點到題,他的筆停住了,卻輕輕一轉,轉到了士隱相識的賈雨村身上去了。這賈雨村,是全書中的非常有關系的一個人物,不用說別的,單說黛玉和寶釵兩個的進京入府,都是由雨村引起的,就夠分量了。不過,此刻我們卻還不想多講他,因為要趕緊“抓”那石頭下凡,寶玉降生的線兒,先要講清。可是說也奇怪,你想講石頭寶玉,竟然也沒法“擺脫”這位雨村公,雪芹是“通過”他的耳朵,來“聽說”石頭或寶玉如何誕生落世的!
這么一來,頭回的事沒講完,就得先撂下它,且講第二回。
3.今天的讀者青年們,看到此句,除了“字面意義”,是不會引起什么情懷意味的。但是假使你讀過清初周亮工的《書影》(亮工是雪芹曾祖父曹璽的座上嘉客,文名甚盛,指點過幼年的曹寅,對曹氏的文學事業有相當影響),就知道那時候士大夫的習氣,一見面先問:“都中可有甚新聞否?”而這新聞者,原本是指京師政治氣候,諸如大官要職的升遷罷黜,人事關系的動態行情等等之類。周亮工說自己家的家規若干條,頭一條便是不許朋友見面問“新聞”。雪芹在此處只用開口一句話,就把這位利祿熏心、鉆營奔競的勢利小人賈雨村的“精神”寫得活靈活現。——而且必俟懂得了這層道理,然后才體會出雪芹在本回回末就特寫有人呼喚雨村,向他傳報都中已有“起復”罷退的舊員的“喜信”了,其用筆之妙,文心之密,不肯細按者自然是讀不出什么“意思”、“趣味”的。
4.他對“新聞”這個婉語作了“字面解釋”——這樣,就引到了一件“小小的異事”上來了。于是雨村這才聽知了榮國府中誕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銜了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就取名叫作寶玉……”
作為剛啟蒙的讀者,我們讀雪芹的小說,到這一處,早已忘了士隱做夢那一回事了,忽然又看見銜玉而生的這一句,不禁恍如夢驚,好像“電流”已曾絕斷,忽又聯通,爆出火花,令人心目為之豁然一亮!
5.我以為,大約《梼杌閑評》,就曾給了雪芹以相當的啟示。這部小說是專寫明末魏忠賢、客氏二人竊權亂政的丑穢歷史,——這類“時事小說”(和劇本),當時十分風行。(就連《桃花扇》,作時離南明傾覆才多久?其“時事性”也是很強的,此例可以幫助今人想象。)《閑評》所寫的客氏,乃是一位“奉圣夫人”,即皇帝乳保。魏忠賢是一個太監,即宮中奴仆。這已給了雪芹以某種感觸(因他自己的家世正是宮中乳保奴仆的一種身份)。而《閑評》又名《明珠緣》,它開頭就從大禹治水、鎖住水怪“支祁連”的故事引起,正有此像雪芹從女媧補天的故事引起一樣。此書女主角客印月,是一條赤蛇銜珠而投胎幻化以成的。還有許多蛛絲馬跡都顯示了兩部小說的淵源影響關系。有人說,《梼杌閑評》和《明珠緣》兩個名字,正好說明了此書由兩種因素構成:一是史實,一是愛情,因此這部野史既是講史小說,又是言情小說。這一點大約也給了曹雪芹以若干啟示。據研究者考察,《閑評》刊刻于康、雍年間,正是雪芹少年時得見的小說之一。這個話題細講即逸出題外,在此不過以極粗略的方法一提,讀者也宜善于領會這些小說文學史上的種種來龍去脈——僅僅這一例,也可以說明,大可不必向西方去尋求什么銜玉的“啟示”了。
四、1.曹雪芹用筆墨寫出來的《紅樓夢》,正如漢代那位神奇的建筑大師用土木磚石蓋造出來的建章宮。它不是“單擺浮擱”的幾間平淺小房院,而是“千門萬戶”,那里邊的復道回廊,曲庭邃殿,縈紆交錯,不知凡幾,進入者會感到目眩神迷,舉步無措。這樣的建筑,要畫“圖紙”的話,平面、立體、總圖、局部、鳥瞰、仰觀、銜聯、廣角……大約需要繪成千百種圖樣,才可以顯示出一個概觀景象來。曹雪芹這位大師,也畫“圖紙”的,開頭他畫了三張,頭一張就是冷子興的“演說”,然后是劉姥姥的“一進”和周瑞家的“送宮花”。不先把這三張“圖紙”看清,想游“建章宮”是難的,你入了門口,且慢說迷不得出,就連路徑也辨不出首尾起止、南北東西的。
2.雪芹給兩個人物——全書的最重要的二主角——所作的“緒論”,筆法也不相同。對前一個,用重筆,復筆,映襯筆,讀者當下就易得深刻印象。而對后一個用的是輕筆,單筆,而且剛一點到,筆即收住。雪芹在此處對鳳姐只給一個最極簡單的“輪廓”,無數層次的勾勒、皴染、烘托、疊印……都留給以后的篇幅了。
當然,雪芹寫寶玉的用筆,也是如此,不過此刻我所論的是第二回中如何“介紹”玉、鳳二人的手法差異,因為在此頭一次介紹熙鳳,才出數語,筆便一收,已到回末了,——要想“進一步了解”她,就得等到另一場對話,那就是周瑞家的向劉姥姥的一段說詞了。這且按下不表。
3.單說寶玉的事,他“一落胎胞”,口中便銜下一塊美玉來,——這就遙遙接連著甄士隱夢中一見此玉的那個“線路”,令人讀去如不經意,好像神龍隱現,不見首尾,實在卻是藝術大師的意匠經營、精心設計。
4.據冷子興說,一般人因此當然把寶玉這個“怪物”當作一個壞胚子——日后定然是酒色之徒無疑了,獨雨村正言厲色地說:不,不!你們錯了,此人另有來歷,非俗常之論所能知也。
5.世界上的事真是奇怪,寶玉最不喜歡雨村,可雨村是他的第一個“知音”。不但如此,雨村除了教過黛玉,也是甄寶玉的“業師”呢!
看來,按照曹雪芹的理解認識,天底下的事是復雜的,不是一個死模式套出來的。他并不把雨村寫成一個不學無識、簡單膚淺的壞人,也不以其人而廢其言。
6.一部《紅樓夢》,引人注目之點極多,難以盡舉,首先認它什么命脈筋節呢?我提出,先要認它的兩大奇跡。何謂兩大奇跡?一個是全書整個故事結構的奇跡,一個是全書眾多人物品質的奇跡。結構好比是肢體軀殼,人物好比是魂魄精神,兩者原本不可分割,而后者靠前者來體現。但結構的奇跡必待往后講,越講越明,很難開宗明義,囊括于片言,所以此處只是點明有此一樁要事。人物雖然也是如此,但只因書中本有明顯的安排,有意地先給看官們一個總說或概論,使得我們對人物早具理解——這就是賈雨村反駁世俗眼光的那段重要的“正邪兩賦論”了。
7.依賈雨村的理論:世上的人,都是受了天地之間的一種“氣”的稟賦才得生成的。這種“氣稟論”,是古代哲學中的一種唯物思想。他們認為,氣有清濁純雜之異,人之智愚邪正,是稟賦了不同的氣而致此各異的。這帶著“先天等級論”的色彩了。但是曹雪芹之所以駭俗驚人,嚇倒腐儒,是在于他借了雨村之口,而發出一段“異端邪說”來。他說,秉正氣而生的,是大仁大善、修治國家的人;秉邪氣而生的,是大奸大惡、擾亂天下的人;而我這書里所要寫的,卻是“正邪兩賦而來之人”,這種人,本身就帶著復雜性,其聰穎靈秀種種可愛處過人,而其孤僻古怪種種可異處也過人。這種人,為世路所不解,所不容,因此大都命運非常不佳,令人痛惜——而我要傳寫的這些閨友們,正都是這一流人物!
8.我曾說雪芹是站在“社會意識”的總高度去考慮人的,而人的出現,他所能發生的作用與價值,以及他的命運,是雪芹最最關切的問題。我們讀《紅樓夢》小說的,首先要認識并記住這個要點。
五、1.曹雪芹這個不肖子孫,一生不曾成名成家,立功立業,卻去寫“閑書”,所謂“盲詞小說”、“稗官野史”,這也罷了,這閑書的主角,卻又從小如此“反常”,使家風頹墮,做的事,說的話,都是駭人聽聞,千古未有。——即此一點而觀,如果你深思細按,就不難看出他是有深刻寓意的了,他從那塊通靈的石頭下筆,寫到寶玉這么一個“孽根禍胎”,不是隨便開開玩笑的,是千回百轉、千錘百煉之后,以沉痛的心情、嚴肅的筆墨來寫的。
2.只能提醒兩點:一是賈雨村不但有抽象理論,而且還舉出了一大串人物姓名,具體例證。要理解曹雪芹,這是一個極重要的入門鑰匙。二是請回憶我上次講過的,子興、雨村二人評介的人物,原本是以寶玉和鳳姐為兩大主角。你要看雪芹的筆法:他一寫到冷子興說及鳳姐,“誰知那璉爺”“自從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無一人不稱頌他夫人的,璉爺倒退了一射之地。說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說到此句,雨村立即打斷,接話道:“可知我前言不謬!你我方才所說的這幾個人,都只怕是那正邪兩賦而來、一路之人,未可知也!”
3.這“正邪兩賦而來”的認識理論,從何而有?是雪芹觀察思考了很多很久之后,對宇宙群生、地靈人杰的一種哲理的總結,是一個石破天驚的“異說”。這種哲理的概括,在此一提,好像又隨手抹去,然而,它卻已將開頭所設的神話障眼法,盡行掃凈。雪芹真正關心的,正是“人”的事情,人的“質素”,人的際遇,和人的作用。在雪芹看來,這才是頭等重要的問題。
4.《紅樓夢》有一個“思想綱領”,就是正邪兩賦論,是它統帥著全書。
5.這其中除了“王謝二族”是一種例外,共舉了二十六個歷史人物。細分時,似可分為幾組:
一、許由——一聽要做官的話就連忙去“洗耳”,極憎厭功名祿位的高人逸士,亦即為世俗視為“乖僻”的奇人。
二、嵇康、阮籍、劉伶——六朝時“放浪形骸”,不守世俗禮法的狂放之士。
三、王謝二族——多為大藝術家、文學家,也是脫俗的風流人物,“落拓”家風。
四、顧虎頭——顧愷之。大畫家,最出名的“癡絕”之奇人,佳話流傳甚多。
五、陳后主、唐明皇、宋徽宗——皆敗亡之君,又皆是一流的藝術家(歌舞、音樂、書畫……)。即詩人藝術家類型的天才人物而錯做了政治頭腦。
六、柳耆卿(永)、秦少游(觀)——宋代一流詞人,各有風流事跡。其詞天下傳唱,膾炙人口。
七、倪云林(瓚)、唐伯虎(寅)、祝枝山(允明)——元、明兩代的高士、藝術大家,各有個性(倪號曰“迂”,即乖僻不諧世俗之義)……
八、李龜年、敬新磨、黃幡綽——唐代名伶。
九、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云——自漢及宋的歷代出名女流,或“私奔”;或為妓;或私婚;或病夭……而各有才貌性靈,俱非凡庸之輩。(如朝云,樂籍〔官妓〕,質如玉,擅琵琶,后為蘇東坡侍妾,學詩詞,學佛法。東坡遠謫,眾皆散去,獨她一人不避艱苦,始終隨伴,相依為命。卒于惠州萬里邊荒。奇女也。)
6.綜上而觀,此即“兩賦”之異稟,才情節操,皆超眾軼倫,而世俗加之歧視,被以惡名者也。
是故雪芹所寫之情癡情種、高人逸士、奇優名倡,貧富貴賤不同,而本質則一俱為抗俗離塵,“怪誕乖僻”,不為人解,不為世容的悲劇性人物。然而,這類奇才異品,乃是中華文化大背景所產生的精華寶物——所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雪芹著書傳人的大旨本意,正在于此。
【綜述】李王富小柱玉姓名配對?王富貴李玉梅?不懂就看,不知就學,更多關于“王富貴李玉梅”的攻略關注我們:http://www.zbbsyl.com/
標簽: 李王富小柱玉姓名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