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華杉版資治通鑒【134】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貪,毋忿,毋急。2018-06-15
- 2、2018-08-27《資治通鑒.周紀》王天下之道,在于善人能臣
- 3、古今勤學善思的資料
- 4、華杉版資治通鑒【283】殷商王室后代姓氏:宋、孔、華、戴。2018-11...
華杉版資治通鑒【134】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貪,毋忿,毋急。2018-06-15
春秋時期,秦穆公問蹇叔,怎樣才能稱霸天下?蹇叔對曰:“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貪,毋忿,毋急。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夫審大小而圖之,烏用貪?衡彼己而施之,烏用忿?酌緩急而布之,烏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三戒之中,首戒貪,貪則多失。
2018-08-27《資治通鑒.周紀》王天下之道,在于善人能臣
1、月讀《資治通鑒.周紀》“齊威王魏惠王會田于郊”:王天下之道,在于善人能臣 古文譯文:齊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會獵。魏惠王說:“齊國也有寶貝嗎?”齊威王說:“沒有。”魏惠王說:“我的國雖然小,但是尚且有直徑一寸左右的珍珠,能照亮車前車后各十二輛的珠子有十枚。
2、不請于天子而自立,則為悖逆之臣。天下茍有桓、文之君,必奉禮義而征之。今請于天子而天子許之,是受天子之命而為諸侯也,誰得而討之!故三晉之列于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
3、魏惠王一聽,大惑不解地問道:“是何寶物如此厲害?”齊威王說:“我有大臣檀子,鎮守下陲,強楚不敢犯境;我有能臣肦子,鎮守高唐,趙人不敢來捕魚;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嚇得燕人有千余戶歸順了齊國;我有良吏種首,負責國內治安,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古今勤學善思的資料
少年包拯學斷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自孔子《論語六則》《為政》意思是: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孔子《論語六則》《為政》意思是: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
書法家顏真卿年歲漸高,睡眠需要減少,感嘆壯志未酬身先老,義憤填膺,不能自已,憤筆疾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孰不知,古代報更計時法,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據顏老所示,每夜只能休息2個小時,我們只能“拍了拍他”。
華杉版資治通鑒【283】殷商王室后代姓氏:宋、孔、華、戴。2018-11...
1、講述從商湯微子到華與華,3000年來咱老華家自己的故事。創姓始祖華督——和孔子家族的恩怨 華姓的創姓始祖叫華督,華督是春秋時宋國的太宰(宰相),因封地在華邑(今陜西華陰縣境內),以華為姓。華督是第一個姓華的人。 當時宋國國君是宋殤公,他十分好戰,在位十年,共打了十一次仗,特別是和鄭國戰事不斷。
2、丞相竇嬰、太尉田蚡免職,申公以健康原因免職回家了。華杉說:趙綰直接上書只有十八歲的皇上,明確要求要把太皇太后排除在國事討論之外,實在是太不明智了。竇太后問他是不是想做新垣平,就是說他要蒙蔽皇上,一切都聽他的。這個指控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他最后也非死不可。
3、華杉曰:王夫之和陳壽,對劉備評價不盡相同。我比較認同王夫之的評價。不過,陳壽把劉備想得太好,王夫之又太美化諸葛亮。諸葛亮是要匡扶漢室,還是要輔佐劉備成就“光武中興”,建立“第三漢朝”,我想當然是后者。
4、蕭賾說:“袁粲自是宋室忠臣。”沈約又記載了很多宋世祖劉駿、太宗劉彧各種粗鄙、淫亂的事情。蕭賾說:“孝武帝(劉駿)的事跡,不能寫成這個樣子。至于明帝(劉彧),我曾經侍奉過他,你可以想想為尊者諱的大義。”于是多有刪除。
標簽: 2018每日運勢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