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為巴黎點燈祈福?中國為巴黎協定做了什么?全網經典攻略,解決你的疑惑“中國為巴黎點燈祈福”的內容如下:
本文目錄一覽:
巴黎圣母院被燒中國人的態度
巴黎圣母院發生大火,在中國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悲痛與同情之聲。
很多人在微博,朋友圈哀悼萬分,他們紛紛感慨“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愛的姑娘,也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也有人動情地寫到“廣東今早的這場雨,下在昨晚的巴黎,你說該有多好啊”。總之他們心痛不已,言語中充滿了遺憾和感傷,覺得這是全人類最傷心的一天。
我特別理解那些真正為之悲痛的人,他們肯定是真的珍視人類文明與瑰寶,熱愛雨果和卡西莫多。但我相信這里面一定摻加著不少假義之士,他們對這些一無所知,卻裝出這種腔調。
我剛開始看新聞時,也是很震驚,這么一座古老的大教堂被燒成這樣,我為此感到惋惜,但我想這是出于人之同情的本能。
我個人對法國的歷史文化了解不多,關于巴黎圣母院、雨果、卡西莫多,我都只是聽過名字而已,跟他們不會產生任何情感勾聯,因此我雖然惋惜,但談不上什么巨大的悲痛。
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做了哪些努力呢?
1919年6月,在中國人民的激烈斗爭下,中國代表團拒絕簽署和平條約,巴黎和談倉促結束。中國在這次會議上持續數月的外交努力失敗了,中國人民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希望徹底破滅。但是,我們不應該完全否定北洋政府當時的外交努力,而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為中國今后更好地處理外交事務,正確發揮其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提供借鑒。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主要提出了恢復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的要求。此外,它還提交了廢除21條和7個希望條件(廢除勢力范圍、撤出外國軍隊和巡邏隊、解散外國郵局和電報機構、撤銷領事管轄權、歸還租賃土地、歸還特許權和關稅自主權)的聲明。中國之所以提出上述主張,與和平會議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也是對勝利國家身份的合理要求。然而,中國代表提出的這些要求和希望,觸及了幾乎所有帝國主義國家的利益,尤其是日本帝國主義,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然而當時,大家都認為這次和平會議是爭取民族獨立、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局面的機會。
中國代表團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名額問題”。在巴黎和平會議上,與會者分為三個級別:五位、三位和二位。英國、法國和美國都有五位。當中國代表團抵達巴黎時,才得知中國只有兩個席位。盡管自那時以來,許多國家已經“升級”,比如巴西從兩個席位升級到三個席位,但中國代表團的努力一直沒有結果。數十萬工人只贏得了最低的席位?這不禁讓人傷感,也給中國代表團內部的“秩序問題”造成了很多麻煩。
而在日本提出“種族和平”問題上中國謹慎地選擇中立。日本在和會上提出了“種族和平”,美、英對此表示反對,而中國則保持中立。按照常理中國應該支持日本,但是考慮到不能得罪美國同時也害怕日本只謀取本國的種族和平,顧維鈞最終沒有表態。
英法代表團可承諾“4月將山東權益出租給中國”,英法代表團可在24年內向中國支付相應款項。結果被駁回。5月6日,在美國、英國和法國滿足日本的要求后,代表團再次向會議提出,對山東問題條款的“保留聲明”仍被拒絕。直到6月28日凌晨,也就是簽署日,代表團前往法國總理克萊門索的私人住所進行最后的努力,但對方根本沒有理會。
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做了種種努力,但弱國無外交,讓我們的努力付之一炬,所以只有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不被人壓迫。
我國在2015年的氣候大會上發表了什么講話?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積極參與者,有誠意、有決心為巴黎大會成功作出自己的貢獻。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但也承擔了資源環境方面的代價。鑒往知來,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中國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重,通過法律、行政、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全力推進各項工作。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總量的24%,新增裝機占全球增量的42%。中國是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中華文明歷來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面向未來,中國將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十三五”規劃重要內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中國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將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雖然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但我們有信心和決心實現我們的承諾。
中國堅持正確義利觀,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多年來,中國政府認真落實氣候變化領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諾,支持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為加大支持力度,中國在今年9月宣布設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將于明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繼續推進清潔能源、防災減災、生態保護、氣候適應型農業、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設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并幫助他們提高融資能力。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們、先生們!
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世界的目光正聚焦于巴黎。讓我們攜手努力,為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實現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續發展、構建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作出貢獻!
謝謝大家。
【回顧】中國為巴黎點燈祈福?中國為巴黎協定做了什么?看完已經懂了嗎,更多關于“中國為巴黎協定做了什么”的旅游關注我們:http://www.zbbsyl.com/
標簽: 中國為巴黎點燈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