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點燈祈福宗教?點燈祈福內容怎么寫?攻略問題解答,快速解疑答惑“點燈祈福宗教”的正文如下:
本文目錄一覽:
佛手有盞明燈的含義
是中國的第一大宗教了,有很多的習俗都與佛教有關,而且佛教已經存在了好長的時間了,那么大家對于佛教了解的多嗎?大家知道佛教點燈是什么意思,佛教點燈祈福的含義是什么嗎?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佛教點燈祈福的含義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里面宣講了供燈的十種功德:
1、照世如燈。供燈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間的明燈,轉生為人也是人中之王,就像上師如意寶一樣,慧燈照亮整個世界。
2、肉眼不壞。供燈者肉眼非常明亮,不會變成盲人,也不會成近視眼。
3、得于天眼。供燈者將來會獲得五眼中的天眼。
4、善惡智能。能辨別善法和惡法,懂得一切因果取舍。現在世間上許多人極為盲目,不知善惡取舍,而供燈者的智慧超越其他人。
5、滅除大暗。具有超勝的智慧,能滅除自他相續中的一切愚癡黑暗。
6、得智能明。自己的智慧超群眾人,不受外界的各種誘惑,有辨別取舍的能力。
7、不在暗處。生生世世不會轉生在邪見或者黑暗的地方,住于光明的殊勝之地。
8、具大福報。轉生為具有大福報的眾生。
9、命終生天。命終后不會墮入惡趣,而會轉生天界。而供燈的話,生生世世不會轉生到這種家庭中。
10、速證涅盤。很快的時間中能證得圣者的果位。
供燈除了能獲以上說的這十種功德外更能讓你獲得三種清凈心。在佛經中又說:「若有眾生于佛塔廟,施燈明者,得于四種可樂之法。何等為四,一者色身,二者資財,三者大善,四者智慧。」
通過供燈能達成你的愿望,因為供燈有世間、出世間的兩種功德,從世間角度講,供燈者能眼目清凈,即使眼睛不太好、身體不健康,也可以通過供燈去改善,有些人想獲得健康,想發財、想長智慧等等,只要如法供燈都是可以達成的。從出世間的角度看,供燈能讓我們獲得智慧的明燈,遣除無量眾生的無明黑暗,親睹諸佛菩薩的尊顏。
二、要以虔誠心和信心供燈
在經上的十種功德,大家應該要記住,如果大家能以信心虔誠之心來供燈,功德是肯定會得到的。
在佛經中說:「彼施燈者所得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算數,唯有如來乃能了知。」這句話希望善友們能記住。供燈人所得的福德無量無邊,唯有佛陀才能了知。
善友們若能在佛前為父母點燈祈福這個功德非常大,善一在此愿大家都能得到佛菩薩加持,同時愿佛光庇佑天下父母身體安康、家庭興旺!
三、供燈的發心很重要
在供燈的過程中,發心非常的重要,一定要想遣除一切眾生的無明黑暗。供燈不管再艱難也要堅持下去。在供燈時我們一定要觀想著把地獄里的黑暗照亮,讓苦難眾生能取暖。
不過,佛教之所以鼓勵善友們點光明燈,除了祈福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希望更多眾生能夠借著燃點佛燈,照亮心燈;發菩提心、發菩提愿,啟發自性的光輝,這也是一種為自己積聚覺悟成佛的資糧,這才是真正的消災解難、轉厄得福的最終目的。
我們平時如果有條件,應該親自在佛前供燈,如果各方面的條件不允許,也可以在心里觀想:世間廣大無邊的燈器中,有燈芯和燈油,點燃以后供養十方諸佛菩薩。即使只是一盞小小的油燈,你也可以這樣觀想。供酥油燈功德文中說:將整個器世界觀為燈器,須彌山觀為燈芯,七大海洋或四大海洋觀為燈油,點燃此燈時,整個世界變成一片光明,將此光明世界供養諸佛菩薩。所以,表面上看來只是一個油燈,但其功德卻是相當大的。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個貧女叫年嘎母,她看見國王用金銀做的燈器供燈,心里特別隨喜,自己很想供養,但苦于沒有什么供品。后來,她好不容易得到一點酥油,就做了一盞燈在佛陀面前供養。到了下午的時候,目犍連認為白天這樣供燈有點浪費,晚上佛陀傳法的時候供燈最好,于是想把這盞燈撲滅,但依靠各種神通也不管用。大家都知道,目犍連是神通第一,但是他也沒辦法。他就問佛陀:“我的神通那么厲害,怎么連貧女的一盞燈都撲不滅呢?”佛陀回答說:“因為貧女在供燈的時候發愿:以此功德,愿照亮所有眾生的無明黑暗。所以,以你小乘聲聞的神通,根本無法撲滅大乘菩提心所點的燈。”后來,釋迦牟尼佛為貧女授記,她未來成佛時名燈光如來。可見,供燈尤其是酥油燈的功德是相當大的。
小結:佛教講究樂善好施,慈悲為懷,之所以向佛祈福,一是對傳統的尊重,二則是我們心里對美好未來的寄托。
上一篇 下一篇
西藏燃燈節俗家怎么點燈?
西藏燃燈節,俗家點燈一般都是在窗臺上點放酥油燈。
在藏傳佛教中,燈供和火供具有與施舍一樣的功德。點燃一盞酥油燈,也就點燃了自己內心的智慧。佛教密宗有“五供”:涂香、供花、燒香、飯食、燈明。“火供儀軌”的精神意義,可以用一句藏族的古話來理解,“如果不能完全舍棄自我,就超越不了無盡的苦難。同樣,不點燃熊熊烈火,就無法中斷一切煎熬”。
據說,“元宵燈會”也與“點燈供佛得果報”的佛教教義有關。東漢明帝(公元58至75年)聽說西方有神,其名為“佛”,就在公元64年,派蔡愔等人西去尋訪佛法。
3年后,蔡愔回到洛陽時,正值元宵節將近,他就告訴漢明帝,摩揭陀國(中印度之古國,位于今南比哈爾地方)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都集中起來瞻仰佛祖舍利、參拜佛祖、點燈敬佛。于是明帝下令,在宮中和寺廟里,點燈敬佛。士族庶民也爭相仿效,逐漸演變成了“元宵燈會”這一習俗。
世界各地各民族,幾乎都有“燈節”。比如,印度有古老的“排燈節”,時間在每年印度舊歷的最后一天(一般在公歷10月或11月),相當于中國的除夕夜。泰國在每年雨季之后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要歡度“水燈節”,在河面或湖面上放水燈,祈求幸福,寄托心愿。
12月1日(藏歷10月25日)是藏傳佛教一年一度的傳統宗教節日“燃燈節”。是夜,八廓街人山人海,轉經人川流不息。
燃燈節—紀念宗喀巴大師
燃燈節,藏語音譯“噶登阿曲”,意為“五供”。據說,1419年藏歷10月25日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成佛的日子,為紀念大師,這一天被定為燃燈節。
這一天,各大小寺廟、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內外的神壇上、家中的經堂里,點酥油燈,晝夜不滅。信眾們舉行誦經、磕頭,燈供儀式等祭祀活動,祭祀宗喀巴大師并祈愿大師賜與善良的人們以聰慧、平安、吉祥、幸福。
燃燈節在紀念宗喀巴大師之外,也被加入了許多超度亡靈、祈福納祥的內容。傳說,宗喀巴大師圓寂時,他的兩大弟子之一的克珠杰·格勒巴桑(后被追認為第一世班禪)正在后藏的日喀則。聽說這一消息后,克珠杰就在牛蹄殼中加入一些不帶腥味的牲畜脂肪油,點上祭燈供奉。
藏歷10月的時候,藏地牧區正在秋宰,克珠杰的做法不僅為了祭祀宗喀巴大師,也是為了讓被宰殺的牲畜亡靈得到超度升天,或者免于投生為“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所以后來燃燈節的晚上,僧人們除了在寺院屋頂點上數百盞供燈,還要念經祈禱眾生來世投生為“三善趣”(天神、阿修羅、人)。
正月十五點燈有什么講究 點燈敬佛為傳統禮儀
元宵節點燈的寓意
燈火就是光明,象征著希望,可以驅散黑暗。因此人們常常在正月十五傍晚暗下來時點亮門口的小燈籠,一方面作照明用,另一方面就是驅散黑暗中的災邪,以達到驅邪化煞的的目的。除此之外點燈還有祈福的寓意,正月十五大多懸掛的燈籠都是紅燈籠,一方面是因為紅色的燈籠看上去十分亮眼,另一方面是因為紅色是非常吉利喜慶的顏色,在正月十五懸掛的時候往往有著祈福平安、祈福順心如意等等含義,所以正月十五掛燈籠也寓意著祈福平安。元宵節點燈因為歷史悠久且我國地域遼闊,所以會衍生出許多不同的寓意,但萬變不離其宗,這是祈求平安順遂。
點燈習俗由來
元宵節點燈習俗由來已久,而且有非常多的版本,其中流傳甚廣的是興于東漢明帝時。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正月十五如何布置點燈
不同的習俗都會有不同的規矩,正月十五如何點燈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燈所包含的寓意不同,什么燈放在什么位置也會有說道。十二蓮燈要放在天地龕下;上房的梯子上放燈可照亮臺階,步步高升,整個房頂轉圈要擺成方形,其意是有規矩才成方圓;院子中央要將五盞燈放在一塊成為圓形叫五谷金心燈、五谷豐登,舉家團圓之意。雖然現在元宵節點燈習俗比較簡化了,但是我們該開燈的地方還是要開著哦。
農歷二月初一可以去寺廟為去逝的人點燈嗎
可以。
據查佛學網,去寺廟為去逝的人點燈是為逝去的人祈福與慰藉,表達自己的思念與懷念之情,任何時間去都可以。
寺廟指的是佛教供奉佛、菩薩的地方,也是佛教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點燈籠祈福是什么節日?
其實燈籠在很多節日都會用到,因為燈籠代表得意義很通用
一、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后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
二、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于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扎結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征“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歸納】點燈祈福宗教?點燈祈福內容怎么寫?心中的疑惑解決了嗎,更多關于“點燈祈福內容怎么寫”的內容關注我們:http://www.zbbsyl.com/
標簽: 點燈祈福宗教